(一)前言
『三一神论』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说太多容易变异端,说太少也很容易变异端,所以要说的刚刚好。那到底『刚刚好』是多『刚刚好』,才能算是『刚刚好』呢呢?也很难说清楚,所以我就照着我所领受的,所思想过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必须要先声明,我不是神学家也不是牧师,所以牵涉到这么深奥的课题,我只能说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激发各位的思想,一起来探讨我们基督教信仰当中一个很基要的教义,并在神的带领下,我们能彼此学习,在真道上、信心上有长进。
我之前曾经说过,『三一神论』不是简简单单就容易了解的,但要反对却很容易,谁都可以做到,就连我要说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来反对三一神论的话,可能还会比Ahmad Deedat(注一)还厉害,只是若要赞同并了解,进而解释就很困难了。所以大大声反对『三一神论』的人,我一点都不佩服他,反而是能够讲明『三一神论』的人我才会很佩服他。
当然,这并不是代表『三一神论』是错误的,是基督徒嘴硬,硬要把它合理化,乃是因为神的道太奥妙了,我们有限的脑袋思想不透。因此我要倒过来说,不是基督徒合理化『三一神论』,而是那些脑袋不精明人,合理化他们无法了解『三一神论』的事实,因此才会合理化地说我们把『三一神论』给合理化。
(二)认识『三一神论』遇到的困难
那么,当我们提到『三一神论』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面对一些问题,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一些困难的地方,比如说:
1)『三位一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人家常说圣经里面,不论旧约新约都没有『三位一体』这个词,这个词是基督徒自己发明的。没错,『三位一体』这个词是我们从整本圣经的总原则里,整理出来的一个总结用词,用来表达神透过启示,告诉我们他是独一的真神,但却拥有三个位格的事实。
2)『三位一体』什么意思?是不是每位是1/3,所以加起来才是一体?
我们知道,『三位一体』是表示: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而且不是三位神,只是一位神。然而这种定义或解释很难通过我们的理性,因为听起来明明是三位的感觉,但却又要硬说是一位的样子。
其实我本身其实对于『三位一体』这个词的翻译觉得不是很恰当,尤其是在和耶和华见证人辩论的时候,他们会很执着于“三位”和“一体”这个词。因为『三位一体』听起来有种:这不是表示“三位”神咩?只是合起来便成“一体”所以才叫『三位一体』的嘛~就象Power Rangers里合体的Robot一样,每一位神是1/3,合起来就是一体,所以到头来你们是在讲有三位神,是异端,我们耶和华见证人说是独一的神,我们是正统。
好端端的正统『三位一体』被他们这样一解就乱了,反变异端了,所以我本身觉得把它翻译成『三格一位』会更恰当,因为三个位格,一位神嘛。虽然我不知道有谁赞同,或有谁曾提过,但我本身觉得这似乎更好就是了,或许哪天神让我成为神学家或牧师的时候,我会再来尝试推广一下这个翻译名词。
3)为什么很少听到基督教讨论『三位一体』的课题?
我们要承认,有时连我们自己都对『三位一体』不清不楚,因为我们很少在教会的讲台,或主日学里听到『三位一体』的课题。这不是表示我们基督教不看重,或牧师传道不喜欢讲,乃是因为这个课题很广也很深。
很多牧者都不愿意乱乱讲,免得误人子弟,而且有时怕讲得太深,会众又听不懂,结果在下面钓鱼。主日学也很难教,因为不是每个主日学老师都有能力来教『三一神论』,而且当有机会听这类课题的时候,我们很常又很不愿意去听,所以当人家问我们什么是『三位一体』的时候,不要奇怪我们为何支支吾吾。
但愿我们求神继续光照我们,使我们愿意谦卑地在他面前来思想这个课题,愿我们能在神的带领下,能够越来越明白这个在我们信仰中间属于基要的教义。这个课题真的不简单,我认为要在讲台讲清楚的话,起码可以讲一个月(四次),所以如果有机会来讨论,或去听讲座,我们不要错过。
(三)探讨『三一神论』当有的信仰前提
当我们要开始讨论『三一神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清楚了解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要成为我们理解『三一神论』的前提,好让我们能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1)神是无限的,而人是有限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基督徒不是理性主义者,但是我们却愿意发挥神赐给我们的理性功能,把理性功能发挥到最极致。然而我们却要承认我们的理性是受了罪玷污,而且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是不能够完全地来理解无限的神。
神创造我们,赋予我们理性,所以神是理性的本体,或者更准确地来说,神是超理性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堕落的理性,去探讨超理性的神,因为当我们越想用理性去讨论超理性时,就会使自己越不理性。
这个观念我们要很清楚,因为就连我们进到天国与主同在的时候,我们还是无法全然地了解神。为什么呢?因为唯有神对自己的知识才是绝对完全的,即使我们进到永恒中受了圣灵更全面的光照,我们对神的认识还是不能和神对自己认识的程度等量齐观,因为受造之物是永远不能和创造者同样完全的。
2)神用来启示的媒介是有限的
当我们提到『三一神论』的时候,我们是直接要来认识这位创造主本身,因此这和我们去了解神所启示的其他道理是不一样的。认识神所启示的其他道理,如『普遍启示』时,是透过神本身以外的事物来了解,但了解神本身却是要从神的『特殊启示』——圣经来认识他。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字是有限的,而神是无限的,所以当无限的神要透过有限的文字来启示他自己的时候,是神甘愿在他自己的无限上加上有限性,而这个有限性绝对不是神本身的有限,乃是文字(即媒介)的有限。上个礼拜有跟我一起出席李建安牧师的《归正神学导论》就懂我在说什么。
再套用李建安牧师的话:『以有限(理性)加上有限(文字),要来了解无限(神),实在是很有限。』所以当我们面对『三一神论』,发现很难明白,很难通过理性,觉得这件事很不合理的时候,这种不合理是很合理的,因为神是神,而你我是人,不论我们如何用圣经用理性结合起来讨论,我们还是很难去明白『三一神论』。
3)神是独一的神
神是独一的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在出埃及记就已经提出来了,十戒的第一条——『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而这成了我们今天整个信仰中间,第一个绝对要遵守的条件。不但如此,在以赛亚书四十五章,也不断地出现『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神』的字眼,为的是要提醒我们神的绝对独一性。
神的绝对独一性有个很重要的意义在里面,是今天我特别要提出来的,即神的独一性是包含了『神绝对的超然性』,而这超然性是表示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和神相比的。在以赛亚书,这独一的超然性有被更进一步地指明出来:
『你们究竟将谁比神?用什么形象与神比较呢?』——赛40:18
『那胜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赛40:25
『你们将谁与我相比,与我同等,可以与我比较,是我们相同呢?』
——赛46:5
当神对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就表示神自己把比拟的可能性给否定掉了。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呢?因为我们很常的时候,特别喜欢把在永恒中无限的神给放进有限的时空里来讨论,尤其是在讨论『三位一体』的时候,我们更特别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比喻来表达,为的是让人能更加容易明白。然而神在启示中,却把比拟、比喻,或类比学什么的给完全地否定掉了,神说我们能用什么与他比较呢?没有!
那怎么办?不能用比喻的话怎么办?在这里我不是说不能用比喻,而是要强调比喻的限制性。比喻还是有比喻的价值,我也是用比喻来说明很多事情,因为当我们用比喻来解释『三一神论』的时候,我们能把某个范畴的观念给说明出来,让我们对某方面能达到某一程度的认知,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比喻是无法全面性地澄清整个『三一神论』的观念。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用比喻解释完三位一体后,要谦卑的加上一句:“这个比喻不够完整,也不够好,但是希望你能有一些更清楚的概念。”这样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神是不可比拟的』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因为当我们清楚知道后,就不会怕人家攻击我们了。当人家攻击我们千辛万苦所解释的『三位一体』比喻时,我们心里已经清楚知道:“本来你就能找到我比喻的漏洞嘛,因为神是不能比拟的,我们怎么可能用受造界的东西来完全表达创造者呢?毕竟把神比喻成这个,又把神比喻成那个,本来就不是很行得通的”。因此面对反驳『三一神论』的人,我们不会气馁,不用灰心,也不必生气。
(四)『三位一体』的常用比喻
在建立了正确的信仰前提之后,现在我们要来思想一下,一些我们比较常听到的,有关于『三位一体』的比喻,里面的一些限制和不足。
1)三个身份的比喻
我们很常听到三个身份的比喻,比如:
在家里,我是我老爸的孩子。
在学校,我是我老师的学生。
在外头,我是我朋友的朋友。
那么孩子是我,学生是我,朋友是我,是不是表示我是三个人呢?不是!我还是一个人,所以三位一体也是如此,就如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不是三位神,而是一位神。
哇,听起来好有道理,但是这个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性(不好意思黄弟兄,不是故意要反对你),因为这个听起来有点像是2、3世纪时候的『形态论』(什么是『形态论』可以自己去查),不是很正确。这个的危险性是什么?就是当我们用这个比喻的时候,会非常容易引人到『一位三职』,而不是『三位一体』的观念里面去。
怎么说呢?因为我是在三个地方拥有三个不同的身份,但如果我在一个地方就不能同时拥有三个身份了,所以“三而一”可以表达,但“一而三”就不能表达。如此推论下去,就会产生一个观念:『神不能在同一时间有三个位格的存在』,这是非常错误的。
圣经告诉我们,当施洗约翰给耶稣基督施洗的时候,圣灵有如鸽子降在耶稣基督身上,而且同时天开了,圣父从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在这一个时刻里面,圣父、圣子、圣灵同时显现,所以怎么能够说『神不能在同一时间有三个位格的存在』呢?
如果我们硬要说:我的老爸带着我和朋友,一起去找老师商量事情,所以我在同一时间里我是孩子,同时是学生,同时又是朋友,然而却还是一个人,就是我自己。我们以为解决之前的问题了,结果这个更糟,因为会产生一种更大的错误,就是孩子=学生=朋友=我。你不能说在那个时间点,孩子≠学生≠朋友,因为在那个时间里,三个场合都聚在一起了,所以那位孩子就是那位学生,而那位学生确实就是那位朋友,结果你三个都是了。最后演变成圣父=圣子=圣灵,大错特错!
其实这个比喻的漏洞非常大,很多人没有发现,所以我不赞同使用这个比喻,因为从根本来说,他不是『三位一体』,而是『一位三职』。这种『一位三职』的比喻,不能解决『神在同一时候,可以三个位格同时显现』的问题,也会带来『圣父=圣子=圣灵』的问题。因此我的劝告是,不用这个比喻最好。
2)H2O(水)的比喻
冰=H20
水=H20
水蒸汽=H20
由于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而且虽然看似三位,却是只有一位,就如我们都知道,冰不是水,水不是气,气不是冰,但是它们全部都是H20一样。
这个比喻我曾经觉得最好,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过后,发现其实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和之前的比喻一样,水的三个状态几乎无法同时并存,有冰不一定有水,有水不一定有汽,有汽又不一定有冰。不过后来在读中六读物理学的时候,我改进了这个比喻,我用处于0度,即处于Equilibrium Point的H2O来解释(懂一点物理或化学的知道我在说什么)。
当H2O处于0度的时候,它竟是融化点,也是冻结点,所以在那一点有冰,有水,有水汽,但水不是冰,冰不是水汽,水汽不是水(注:这里的水汽不是指水蒸汽,是vaporization,冰融化的同时散发出来的水气),然而这三个还是H20,所以中六时我觉得这个比喻给我弄得完全了,有点自以为很厉害。但后来想来想去,还是发现这个比喻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
在我要进一步说明之前,我要先对Dr. Zakir Naik(注二)反驳H20比喻的言论作出回应。Dr.Zakir Naik其实已经帮忙解释三位一体了,因为他说了:『H20虽然有三个形态,但却属于同个本质』,所以三个不同位格的神,却是属于同一位本质的神,没有错啊。不过他却反对这个说法,而他反对的切入点是,他否定了圣父、圣子、圣灵是同本质的这个事实。因此,他是以『耶稣基督是人,不是神』的论点,来推翻H2O这个能带出三位一体同本质的比喻。
另外,我要给Dr.Zakir Naik 50分在『基督论』和『三一神论』!我感谢他提出那么多的经文,因为那些经文都是用来说明耶稣基督100%的人性,以及用来说明三位一体中,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个不同位格的观念。他所缺乏的50 分是什么?缺了说明耶稣基督是100%神的经文,也缺了说明三个位格实乃同一位神的经文。当然我觉得他不会拿到这50%的分数就是了,除非上帝使他回转过来。
再一次,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发现回教是离不开上次我所说的三点:
1)拼命否认耶稣基督的神性。
2)在说圣经是有误的,经过篡改的。
3)圣经和耶稣都在预言最后那位要来的是默罕默德。
当然他这次没有提到第三点。
==================================================================
H2O还有什么大问题呢?就是冰融化变水,水加热变蒸汽,蒸汽凝结又变水…你看,这是不是表示圣父可以变圣子,圣子又能变圣灵,而圣灵又能变圣父?这个比喻带来了『位格之间是可以相互变来变去』的观念,所以不小心就会发展成异端了哦。你看,我要反对的话,是可以比Dr.Zakir Naik还要有理由,而且是从正统的神学去批判这个比喻的不足性。
有时一些弟兄姐妹,甚至牧师提出一些『三位一体』的比喻时,我知道当中的比喻有很不好的副作用在里面,但我没有提出来。一是我不想被人说逸宏很“Hao Lian”,以为自己厉害过牧师,二是因为我知道虽然比喻不好,但还是能让我们厘清一些概念,毕竟神说没有东西是可以用来比拟他的嘛。
不过有机会的话,我还是会提出某某人,或某某牧师所提的神学观念似乎有什么不大好的地方,然后大家彼此讨论。让大家彼此学习吧,像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虽是平信徒,但是他的信仰认知和信心却比牧师、神学家来得强!所以不要以为平信徒就不可能比牧师或神学家来得更了解我们的信仰。
3)太阳的比喻
太阳的比喻是我后来听到的,原本觉得很不错,但被唐崇荣牧师一讲过后,就觉得不行了。
太阳的比喻是:太阳有本体、有光、有热能。那么太阳的『本体』在一亿五千万公里之外的宇宙,我们的眼睛藉着『阳光』,“看”到了太阳存在,并从隐藏在阳光里的『热能』,“感受”到了太阳。
这就像我们是看不见圣父,但圣子耶稣基督是那真光,来到世上使我们能从基督身上看见圣父,并且耶稣基督在世上工作,圣灵的能力伴随而行,而且圣灵也是透过耶稣(的回去),才被差到世上来做保惠师。听起来是不是很贴切?也很有圣经味道的样子。
不过唐崇荣牧师说什么?他说这不对,因为我们虽然可以说太阳的『本体』为太阳,但是『阳光』不是太阳,『热能』(或太阳能)也不是太阳。他说这个比喻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我们华人普遍的语病,就是把『太阳光』当作太阳。就如,“你不要站在那边,那边有太阳(阳光),这里没有太阳(阳光)”。这怎么可能,对吗?唐牧师说,如果那边有太阳,你早就被烧死了。我觉得唐牧师说的有道理,毕竟有时很热,甚至我们自己都会说,“哇~今天太阳很大。”,而不说“今天很热。”
所以太阳本体是太阳,但太阳光不是太阳,太阳能也不是太阳。因此这个比喻虽然能把『三位一体』的不同位格意义,甚至彰显方式作出解释,但是却不能带出圣父、圣子、圣灵乃是同一位神的观念,所以这个比喻还是不行。
4)NARUTO的比喻
NARUTO的比喻是我逸宏个人原创的,可能有人也有想过,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除了我以外,还有谁曾使用过这个比喻。
这个比喻怎么说?当鸣人(ナルト/NARUTO)使出两个实体影分身(影分身の術/Kage Bunshin no Jutsu)时,那么那边有三鸣人,这个鸣人不是那个鸣人,那个鸣人又不是另一个鸣人,另一个鸣人又不是这个鸣人,所以明明是三个鸣人,而且又是个别独立的鸣人,然而说来说去有到底又有几个鸣人呢?到底还是只有一个鸣人。(有看NARUTO的,就很能够明白我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一度以为自己太有才了,竟然能在一边看ANIME,一边想东西的时候,想到这个比喻出来了。不过后来这个比喻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另外两个是影分身,被打到不耐的时候,是会消失的,也表示真正的最终的本体只有一位,所以会产生一种『唯有圣父是神最终的真正本体,其他两个位格是从第一个位变出来的』,那么如果有人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话,我可能就导致一个异端的形成了。
所以这个比喻虽然能把『圣父≠圣子≠圣灵,但到底却又是只有一位神』的观念给表达出来,但是副作用还是不小,所以也是不好用。
5)数学的比喻
每次我们都会听到一些人说,三位一体怎么可能?因为1+1+1=3,1+1+1=1是没有理由的。所以有一次,在唐牧师比较年轻的时候,有人在问题解答的环节骂唐牧师太笨了,既然连1+1+1=3都不懂。之后唐牧师回应那个人说,他在2年级的时候就学1+1+1=3,但是3年级的时候就学了1x1x1=1,因此不知道问问题的人是不是读了2年级没有升到3年级,哈哈,我觉得唐牧师的这个回应的太有趣了。
是的,1x1x1=1确实很不错,它刺激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跳出框框,告诉我们『三位一体』的观念不一定要从一般的加法来理解,它是可以用乘法来理解的。但是这个还是有一点限制,因为这个1是不是那个1?很难说清楚,而且相乘之后的1和相乘之前的1是不是一样的?也很难说清楚。
此外,有些读数学的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用1+1+1=1?一定要用1x1x1=1?我们凭什么要舍弃『加』的观念,而选择『乘』这个观念呢?圣经有说是位格是相乘的吗?我们很难回答。结果我们会被读数学的人认为,我们是以答案(answer)来断定方式(method)的对错,是一种为了合理化自己的答案而故意放弃1x1x1=1的选择,所以这个越辩就越乱,也不能解释给他们听。
不过我是读数学的,所以我要说,当我们用『∞』(无限)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就连你要∞x∞x∞=∞都可以,所以你要怎么加减乘除,甚至要power都没问题,因为最后还是∞。你说这个好不好?我觉得更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神是无限的,所以用∞不是比1还来的恰当?哈哈……
但是还有一点点小缺点,跟1的一样,就是∞不能分别出来,说这个∞不是那个∞,因此『三位一体』中,位格之间的不同还是不能很明显地表达出来,这个依然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它只是解决了为什么不能用加,一定要用乘的问题。
不过感谢神!我在上个学期的《Real Analysis》学习中,发现一个很好的数学概念可以把这个『∞比喻』的缺点改得更少的,就是使用『Cardinal Number』加上『Aleph Number』的概念来诠释『三位一体』,不过这个牵涉太多数学专用词,似乎不是很方便再这里长篇大论,所以还是不提了。(有空再说,很有趣的)
6)圣经的比喻
这是我目前喜欢用的,也是觉得漏洞比较小的一个比喻,是从唐牧师那边听回来的。这个比喻就是:你有一本圣经,我有一本圣经,他也有一本圣经,我们的圣经都是独立分开的,我的不是你的,你的不是他的,他的又不是我的,因此虽然我们有三本圣经,可全世界正统信仰的人,包括我们自己还是会说,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就是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共66卷的那一本圣经。
因此,虽然三本却还是一本,虽说一本却明明就是三本,所以三而一,一而三的观念,不同位格但却同本质的道理,甚至连独一性都可以比较全面性的说出来,而且副作用很小。其实我们可以硬掰圣经是复印的嘛,难道神的其中两个位格是复印的?而且圣经可以很多本,为什么神只是三位一体,不是四位一体?所以还是不够完美,不过这漏洞却要在对方有瞎掰成分的情况下才显示出来,所以好很多了,因此要随随便便攻破这个比喻是比较难的。
之后,我为了要凸显出三个位格的不同,我在这个比喻加了『不同翻译本』的概念,就是不论是马来版、英文版,还是中文版,不论他们多么不同,还是那唯独一本的圣经,当然可能其他人也有想过了。我一直以为我把唐牧师的比喻改进了,但是在写这篇三一神论的文章,再次思考『三位一体』时,却发现我“加料版”会让人家觉得,『只是版本不同而已嘛,所以圣父圣子圣灵只是独一真神的不同版本啦?』如此一来,我“加料版”反而开了更大的漏洞,反而有『形态论』之嫌了,唉唉。
莫非唐牧师他老人家已经有先见之明,所以才没有加“不同翻译本”的概念进入?
(五)结语
『三一神论』的课题太大,而且也太深了,我写了这么多东西,其实还是有很多范围的东西没有提出来,特别是最重要的部分——『从圣经本身来看三位一体』,我认为没有提到这部分是个很重大的缺失,因此把这篇文章的预定题目:《认识三一真神》,改去《浅谈三一神论》。将来如果有机会,再写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从圣经来看『三一神论』。
这篇文章最主要是想告诉大家,神是不可被比拟的,所以无论什么『三位一体』的比喻,都有漏洞的空间。这也让我们了解,被人家攻击我们对『三位一体』的比喻时,不要感到信心动摇,因为本来连我们自己就可以反驳的。然后,我建议大家以后在做『三位一体』的比喻时,就用“圣经的比喻”就好了,我觉得那个比喻实在好多了,当然不是我的“加料版”就是了,而且还要记得说,这个比喻不够完整,不能全然表达『三位一体』的真理。
最后我想说,其实有很多新派神学都不承认『三位一体』的,所以听到如果有一些基督教赞成没有『三位一体』的话,你不要感到太惊讶。不但如此,在教会历史当中,都出现过种种反对,以及错误的『三一神论』,因此当我们有去了解整个神学发展史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些反对『三位一体』的言论(包括回教),多多少少都曾经在我们自己里面出现过了,只是现在的表达方式不同。
有时我真的觉得日光之下无新事,我们的先贤们,都已经竭力地为我们正统的信仰作出护教,所以当现在或未来我们听见一些会动摇我们信心的歪曲言论后,我们不要紧张,回到正统信仰里面去找,我们很常会发现:哦,原来这个思想以前某某人就提出过了,然后某位正信的先贤又如何作出了护教行动,所以我们不用怕!
盼望这篇文章能挑起大家更愿意了解三一真神的热情,也愿我们一起在建立信仰的道路上彼此扶持,一同成长。求神继续光照带领我们。
==================================================================
P/S: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应友人在面子书上,问我意见的一些短片。
P/S2:注一:Ahmad Deedat是短片(一)中的回教学者。
注二:Dr Zakir Naik是短片(二)中的回教学者。
P/S3:短片(一):
短片(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